农民副总理陈永贵的传奇人生
1964年12月26日,人民大会堂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。这一天是毛泽东主席71岁寿辰,主席特意拿出自己的稿费,邀请各级党员干部共进晚餐。在众多衣着得体的干部中,一位身着粗布衣服、皮肤黝黑的农民模样的干部格外引人注目——他就是来自山西大寨的县级干部陈永贵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,毛主席不仅邀请这位农民干部参加自己的生日宴,还特意安排他坐在自己身边。这位曾经识字不足千个的农民,在1975年竟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,主管全国农业工作。陈永贵曾感慨地说:是毛主席改变了我的一生,我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副总理。
展开剩余75%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要从1948年说起。那一年,陈永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在此之前,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文化程度很低。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农民,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中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。在山西大寨这个贫瘠的山村,陈永贵带领村民创造了农业生产的奇迹。1963年夏天,大寨遭遇特大洪灾,大片良田被毁。面对灾难,陈永贵没有退缩,他鼓励村民说:只要人在,就有希望!在他的带领下,村民们用双手重建家园,不仅当年就实现了粮食丰收,平均亩产达到700多斤,总产量超过20万斤,还向其他受灾地区支援了十多万斤粮食。
1964年初,《人民日报》长篇报道了大寨的感人事迹,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。毛主席在山西考察时,专门调阅了陈永贵的详细资料。同年5月,在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,毛主席点名表扬了陈永贵,称赞大寨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全国学习。
在1964年毛主席的生日宴会上,主席紧握着陈永贵的手说:你是个农业专家啊,国家需要你这样的好干部!陈永贵激动地表示:我一定不辜负主席的期望!这次会面后,毛主席还特意嘱咐陈永贵要多读书学习。
1975年,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推荐下,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,主管全国农业工作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,这位农民副总理也遭遇了人生的转折。1980年,陈永贵主动辞去副总理职务,他意味深长地说:老虎吃人还能躲,人吃人却无处可躲啊!
其实早在1970年,就有领导干部对大寨模式提出过不同意见。当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纪登奎在考察大寨时就指出,一些地方盲目照搬大寨取消自留地等做法是不妥当的。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,陈永贵仍坚持原有做法,甚至公开对邓小平说:你要坚持毛主席的路线,不能再犯错误了。邓小平则耐心地开导他,强调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。
1980年11月,中央下发文件,在肯定大寨历史贡献的同时,也指出了陈永贵在左倾错误中应负的责任。面对批评,陈永贵一度难以接受。后来李先念同志特别指示,考虑到陈永贵的身体状况和贡献,不再向他传达批评文件。
回顾陈永贵的一生,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。尽管后期遭遇挫折,但他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的精神,依然值得后人敬仰。正如邓小平同志评价的那样:陈永贵是个农业专家,只是没有被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。这位农民副总理的传奇人生,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灯网配资,配先查配资,福建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