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未婚男青年,在求偶市场上,不仅要面对“僧多粥少”(男多女少比例失衡)的客观不利局面,而且要承受“畸高彩礼”的巨大压力。据英国《泰晤士报》报道,中国近八成的婚姻中,男方家庭都需支付彩礼。而且这笔费用一直在水涨船高,即使在中国农村,彩礼也接近50-60万人民币。
于是,一些有志男性开始将眼光投向海外,开始大规模寻觅斯拉夫新娘。越来越多婚介公司提供在前苏联地区“牵线搭桥”的服务。俄国内发行量最大的《共青团真理报》近日针对中俄跨国婚介情况做了个调查,以考查俄罗斯女性嫁给中国男人“到底值不值”,而我们从这份调查中,也能窥探出,对中国男人而言,找个俄罗斯新娘,是否有网上传说中那么香?
对俄罗斯新娘的“迷思”
中国男性普遍认为,斯拉夫女性要求不高、较少追求“女权”,是贤惠温顺的好妻子。中国的影视剧中,俄罗斯女人通常被描绘成“贤妻良母”。而且,俄罗斯新娘一般不要求彩礼,也不要求丈夫有很高的收入——网络诸如此类的评论非常多。
在中国未婚男性看来,俄罗斯的单身女性比男性多,成功几率大;而中国恰好相反,是男多女少,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中国男性比女性整整多出3490万人!因此,中国女性像“豌豆公主”一样挑剔。有学者甚至建议,通过“进口”外国新娘缓解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。
近年来,在俄语网络上可以找到大量与中国男性交友的广告。以下是一家俄中婚介网站上的信息(语气颇像“速卖通”式的机翻):
“我们在中国注册,遵守中国的标准和法律。我们致力于为独联体国家的女性挑选富有且高品质的中国男性,以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。”
该网站对女性客户完全免费,所有费用由中国新郎承担。网站上有“中国准新郎”的资料,平均年龄30–35岁,40岁以上的很少,几乎都自称商人。
列举几个“候选新郎”的名单:
金贤平(音译),来自中国西南的贵州省:“只要女性身材匀称,善良、正直,富有责任感。”他的年收入17–22万元人民币(约合200万–250万卢布/年,或每月约20万卢布)。
王斌斌(音译),37岁,自称政府部门管理人员,年收入23–29万元人民币(约合250万–330万卢布),离异,独自抚养一个儿子。希望伴侣身材好、性格温柔,个人素质良好。
杨志(音译),43岁,成功企业家,年收入600万–2000万元人民币(约合7000万–2.3亿卢布)。他没有透露个人生活细节,但强调自己经常旅行。希望未来妻子“受过高等教育,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,形象举止须符合企业家妻子的身份”,并希望她会英语(但他本人不会任何外语)。
值得补充的是,截至2025年9月,俄罗斯官方统计的国内平均月工资为8.8万卢布(约合6300元人民币)。所以,中国“准新郎”们的经济实力,是吸引俄罗斯女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。
年轻漂亮是首选标准
当《共青团真理报》记者致电询问一家中俄婚介机构时,对方委婉表示,40岁以上且有两个孩子的女性在中国“并不吃香”,中国男性更青睐年轻且没有孩子的俄罗斯女性。
俄罗斯记者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了一张俄罗斯标准美女照片,并在中俄交友网站中进行了注册登记,标明自己想找一位中国如意郎君组建家庭。
结果,照片刚刚上传,就收到了大量男性邀约,但大都是俄罗斯男性:有人想线下见面,有人提议线上聊天,甚至还有人开价在酒店“共度良宵”。但是没有一个中国人出联。那张AI合成照片也很快被平台封禁。
俄记者又化身为一名27岁的长腿金发美女,登录了一家国际婚恋网站,结果很快就收到中国男性抛来的“橄榄枝”。40岁的南贝江(音译)自称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省,身高180厘米,体重72公斤,拥有一家私营公司,经营业务涉及互联网、投资、零售和房地产,并特别注明自己想找的是未来的妻子,而不是玩伴或女友,“没时间谈普通朋友关系”。他说,他最看重的是俄罗斯女性的美丽,认为她们会是出色的主妇。
还有一名昵称为CS的中国网友主动报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,并索要了俄记者的社交账号。他介绍说,自己是一名33岁的计算机工程师,会做很多中式和俄式菜肴,干净整洁。他希望能在俄罗斯找到相守一生的伴侣,如果彼此相处愉快,将来会考虑一起回到中国生活。“中国正在复兴,百姓过得很幸福。”
中俄跨国婚姻,到底能有多香?
中俄跨国婚姻,看上去很美,但实际上也会面临诸多挑战,首要的便是语言交流障碍。心理专家指出,外籍配偶长期处于非母语环境,心理压力大,容易情绪低落,倍感孤独。此外,在交流过程中对讽刺、幽默或说话语气的理解不充分,也会带来误会与怨气。
但是乐观者认为,中俄跨国婚姻完全能够幸福美满。中国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,把家庭与社会利益放在个人之上;俄罗斯文化介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。但两国都因共同的社会主义历史,而在精神气质上互有交集,譬如都重视家庭和子女教育,都秉持传统的价值观。莫斯科市立心理教育大学心理学副博士科切托娃指出,跨国婚姻的稳定性不取决于国籍,而在于伴侣的成熟度、共情力与共同创造新家庭文化的能力。
下面听听嫁与中国郎的俄罗斯妻子们的心声,她们的切身体会是最好的答案。
来自下诺夫哥罗德的31岁尤利娅·诺维科娃说:“经历与俄罗斯男人失败的感情后,我不再相信爱情,但中国人陈改变了一切!他成功、体贴、风度翩翩又慷慨大方!他的耐心,以及希望理解俄罗斯文化的热切心情,从一开始就征服了我!”
来自沃罗涅日的33岁阿丽娜·莫罗佐娃说:“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挚爱——我的丈夫徐!他奇妙地结合了东方的智慧与西方的浪漫。我们住在成都,徐是餐厅老板,他总是照顾我,努力让我开心。”
来自喀山30岁的奥尔加·波波娃,她的爱人王是一名工作勤奋的工程师,“他在广州为我们建了房子,每天都让我惊叹于他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!”
当然,婚介网站上也有不少中俄通婚失败的案例。一位来自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女性写道,当她拒绝给丈夫“跪拜递拖鞋”后,夫妻开始频频争吵,丈夫甚至当众羞辱并殴打她,最后两人分道扬镳。还有俄罗斯新娘友情提醒说,嫁给中国男人,实际上是“嫁给整个家族”,你必须与丈夫的亲戚保持密切往来,甚至可能要和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。
启灯网配资,配先查配资,福建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